中国大厂新生代的游戏社区 要做的是“私域流量”
新生代的游戏社区,要做的是“私域流量”。简单地说,就是专注于经营自家游戏社群,比如米哈游推出的米游社、库洛推出的库街区。更极端的案例是,腾讯旗下的王者营地只针对《王者荣耀》这一款游戏进行运营。
封闭社区的逻辑和Discord模式截然不同,它从根本上解答了我们上文所提到的两大难题。
一是获客,封闭社区的获客压根不依赖于外界流量,而是通过自有产品导流。
《王者荣耀》将一系列王者营地的功能内置在游戏中,并通过奖励吸引用户下载王者营地的App,而米哈游则在米游社设计了签到奖励等功能,用最宝贵的原石道具引诱广大《原神》玩家。
每当一个《原神》攻略博主在统计新版本原石时列入“米游社签到”这一来源,就相当于给这个封闭社区打了一次免费广告。
二是变现,封闭社区的存在直接取消了这个问题,因为它们不需要承担赚钱的任务。
作为自有工具,封闭社区对厂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。一方面,封闭社区构建了一个同好生态,它能帮助游戏厂商收拢核心用户,从而维系用户活跃度,有利于促成二创等内容的再生产。
在这种情况下,米游社就是另一种形式的《原神》,王者营地就是延伸的《王者荣耀》,网易大神可以是网易全家桶的任何一员。它们都是游戏产品的僚机,帮助自家人在残酷的注意力争夺战里赢得更多目光。
相较于用不断更新的游戏内容来留客,封闭社区无疑是种更经济实惠、长期可行的存量运营之道。
另一方面,在留住玩家的同时,封闭社区构建了一套廉价而高效的宣发路径。当厂商需要发行同一生态下的新游戏时,以往的社区用户就是最容易触达的客群,因为品牌共识已经在社区用户的心目中形成。
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,米游社里大张旗鼓地为新作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上线造势,王者营地为新拿到版号的王者IP游戏摇旗呐喊,网易大神的新游板块坐满了预约等待的玩家……
小众圈层的受众常常用“圈地自萌”的说法作为调侃,相似的逻辑对游戏公司也是适用的。
回头来看,中国本土的游戏社区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史,它们总是在应对同一个问题:用户为什么需要游戏社区?
最早的时候,这是一种自发的需求,稀缺的游戏攻略发布于古早论坛、NGA、贴吧,人们自发地寻找、融入。
后来,玩家散落到更多泛平台之中,在B站、虎扑、抖音、微博、豆瓣和小红书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热门Tag。纯粹的游戏社区则退位到功能层面,通过分发、加速器、连麦等硬功能维持生命力。
现在,玩家重新回到垂直场景中,但这次不是自发组织,而是游戏厂商主动伸出了手。
出走再归来,大趋势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游戏运营范畴的扩大化。社区渐渐成为游戏厂商不愿让渡的必争之地,这不是Discord式的特色频道,而是一种自然生长出的本土秩序。
在当下的中国游戏行业,社区本身,就是厂牌。